close

「冷泡茶確實是很不錯啦!但是真的要好好地喝茶,喝出茶的香,喝出茶的韻味
來,還是得熱泡才行。」電話裡,習飲濃茶數年的狸叔,一聽我提起最近正在學
做冷泡茶,立時言之諄諄地說道。

「第一,我性子急,等不得茶涼,怕燙嘴;第二,我容易托大,熱泡的壺無論是
陶瓷玻璃或紫砂,壽命都不可能太長,金屬製的又難免有種怪味,所以我暫時不
考慮熱泡茶來喝。」我解釋。

「你這樣不行啊!都三十好幾的人了,怎麼可以還這麼沉不注氣吶?」狸叔苦口
婆心地勸誘我:「我跟你說,你剛開始不要買太好的壺,就把熱泡茶當成一種修
身養性的功夫。不用怕把壺弄壞了,反正大不了打破了再買,再破了再買。總之
一定要願意練習,才會有進步啊。」

「不不不,熱泡茶又要濾茶又要洗壺,又要橫一泡豎一泡地讀秒調整浸置的時
間,太繁複瑣碎了!我懶!」我直接了當地推拒。

「唉!好吧!也許聰明人的成長不是只有單靠時間,而是得靠點機緣吧!」狸叔
不無氣餒地下著結論。

沒過幾天,一位同我相熟,經常和我交換茶葉,分享品飲心得的客人,帶了一把
據說頗受知名茶師-陳煥堂先生佳評的烏龍給我。我依稀記著狸叔的前話,猶猶
豫豫左思右想,終是不捨將此一好茶輕易冷泡。索性趁再訪王有記茶行買茶試茶
之便,我順帶了支1L容量的飄逸壺回家,又選了個銘哥賦閒的下午,約請懂茶的
他至店中品茶小坐,並指點我一些熱泡茶的技巧與要領。

這陣子恰逢店內生意的淡季,青黃不接的時節,平素的午後罕有來客。一眾師傅
百無聊賴,不是玩手機,閒磕牙,便是做北窗高臥,又或一段一段地看著電視新
聞輪迴往復,漫漫光陰,甚是枯寂。當我將飄逸壺拎進店裡,著手認真習練熱茶
的泡法,竟也意外興起了一場「下午茶」之風。自中餐畢至晚飯前的冗散空檔,
大夥兒說說笑笑放言高論,總能喝下四、五壺,幾十泡的熱茶。茶湯青青,茶香
渺渺,飽增不少閒情雅趣。

近日,某些店裡的常客看我們喝茶喝得熱鬧,亦會跟著捧場來上兩杯。主顧共
飲,溫茶暖腹,其樂融融。而我這專責掌壺的,更是忍不住陶陶自得起來。忽然
明白那種大廚的心情-但看饕客們吃得津津有味,自己便覺氣驕志滿。

改天再遇狸叔,我必實話相告:「成年人的那份穩健持重我是學不來了,不過我
卻已經很懂得享受那些蝸角虛名囉!」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ster 的頭像
    master

    ★羆 家 莊★

    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